第(2/3)页 “生门和死门都各有一个人看守着,而这两个人之中,一个只会说真话,另一个只会说假话。” “这两位守门人知道哪一扇门是生门,哪一扇是死门,而你则是不知道的。” “同时,你更不知道哪个人会说真话,哪个人会说假话。” “有什么方法,可以只问其中一位守门员一个问题,就可以知道哪扇是生门?” 听到这个题目,李泰沉默了好一会儿,刚想说什么又闭上了嘴。 张公谨思索着:“生门死门,一个说真话,一个说谎话。” 这是后世的一个逻辑名题,很多次被拿来举例。 这个问题有一个思维困境和思维陷阱。 “容老夫再想想。”张公谨说道。 看来这盘棋局是进行不下去了。 张公谨的病症应该和肺病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是哪一种肺病。 李正来到了自己的房间,见张公谨和李泰入定一般地思索着。 从自己的系统药店中拿出一罐琵琶露,倒在一个陶罐中。 递给张公谨的时候,张公谨还在思考着问题。 “邹国公平日里是不是气息不顺,总觉得喉咙痒,咳嗽时,时常胸口疼?” 思绪被打断张公谨点头道:“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李正把琵琶露放在张公谨的面前说道:“这是琵琶露,若是觉得什么时候难受了想要咳嗽的时候喝一口这个,会好受很多。” “多谢。”张公谨点头收下,“天色不早了。” 李泰也说道:“我送邹国公回去。” 送别了张公谨,李正思索着缓解肺病的办法。 这种病不好根治,光是靠药物的也是治标不治本。 李正找到了孙思邈。 孙思邈这些日子一直住在泾阳,泾阳医馆在孙思邈的手里亏了不少钱。 “你怎么来了?”孙思邈笑呵呵说道。 “孙神医知道张公谨的病吗?” 提到张公谨,孙思邈的神情有些凝重,“他的病症贫道也看过,想要治好不容易。” 离开泾阳的路上,张公谨琢磨着李正的问题,又哑然失笑,“这个李正还真是……老夫问了他一个钱财的问题,他却回头就问老夫生门死门,真是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小子。” “邹国公可是有答案了?” 张公谨摇头叹息,“魏王殿下,李正这个孩子说不上是好还是坏,且再看看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