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报名-《小人治宋》
第(2/3)页
徐德善说完抬头看了看王全早,可是王全早的脸色好像不太好看,徐德善想了想,接着说道:“你要是觉得学堂是县衙出资,叫富平乡第一学堂的话突出不了你的功绩,那就叫高阳县第一实验学堂如何,或者把名字叫大气一点,叫河北第一技术学堂如何?”
王全早使劲盯着徐德善,认真的说道:“小公子,咱们说真的,你就不能给这个学堂起一个好听点的名字吗,比如说白鹿岳麓什么的,这个第一……也太……俗气了些吧。”
徐德善道:“有吗,没有吧,这学堂嘛,叫什么都一样,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教的好不好,反正这名字就是这几个了,你随便挑一个写吧。”
对于徐德善这儿戏的态度,王全早是很气愤的,要是有可能,王全早恨不得翻开自己的藏书,逐字逐句的给学堂挑一个响亮名字,但是王全早有这个心,实在是没有这个胆,他对于徐德善敢怒不敢言,斟酌了半天,还是选择了一个高阳书院的名字写在了布告上,叫衙役贴了出去。
在这个年代,衙门贴出来的布告便是百姓们了解天下大事的唯一途径,这布告一贴出来,满大街各种各样,闲着没事干的人便都围了过来,不管识字还是不识字,一样都要看一个热闹。
能识字的,自然能够看懂什么意思,有不识字的,旁边便有识字的人炫耀一下,没有一个时辰的功夫,高阳学堂的招生广告就在高阳县尽人皆知。
什么叫做名人效应,之前众人还在谣传徐德善与安抚使大人的种种事迹,现在徐德善的学堂就要开始招生了,有什么比这还要刺激的新闻呢,走在高阳县大街上,只要看见有人聚在一起说话,十有八九,都是在讨论徐德善的这个学堂。
其实这个学堂要是光凭借着徐德善一个人的名气,热闹是热闹了,但是真正关心的,恐怕并没有多少,因为徐德善的事迹太过传奇,大多数听过的人,都觉得多半只是谣传,再说徐德善就是再厉害,开办了学堂又能够怎么样,难道还能有比自己高价请来的先生教的好吗?
这样的心理,徐德善早就考虑到了,办学校嘛,管理人员不是最主要的,能够吸引学生,或者是吸引家长注意力的,是在学校里,要有一位能够压得住场面的老师才行,这才是学堂真正的金字招牌,而徐德善这个学堂的招牌,不是别人,正是徐德善的老父亲,徐才正。
徐才正是什么,国子监司业,专门给京城里面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孩子上课的,那水平还能差的了?瞬间就把这些大户家里的先生比的一文不值了,为了孩子的前程,家长们一咬牙,粉粉跑到了学堂里询问细节,那种场面,不管家里有没有小孩的,都愿意跑去凑个热闹,基本上能够达到十室九空的效果。
这个时候,徐德善的第一步计划就完成了,然后他学堂正式的招生也就启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