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招工-《小人治宋》


    第(2/3)页

    的争论不同,朝堂之中的争论,大家是各执己见,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想要把对方踩在自己脚下,而这里的争论又有不同,这些工匠也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但是他们却很尊重事实,只要有人能够拿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观点来,这些人马上就会放弃自己的观点,心悦诚服。

    而徐德善,就在这时候站了出来,给这些工匠,上了一节简单的化学课。

    徐德善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例子,给工匠们详细解释了钢与铁的区别,而且还就几个人群中争吵最厉害的观点一一进行了点评。

    徐德善的声音不大,但是这样前所未闻的理论,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大家都是内行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心中自然有数,就算是徐德善说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好判断,但是根据徐德善的理论,徐德善点评的事例,结合自己平常的经验,这些工匠,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反驳徐德善一句。

    搞技术的人就是这么可爱,你说得对,你就真的是大爷,在知道了徐德善不是自己想象中的纨绔子弟,跑这里来寻开心瞎指挥之后,一群工匠便开始对徐德善言听计从了,这时候,徐德善才真正开始给工匠们讲解自己对于炼钢炉改造的思路。

    有了之前的铺垫,再加上徐德善每讲解一个构造,也会同时说明这样改造的依据,这些超越时代的技术被徐德善拿出来,工匠们基本上都当了小学生,没有什么可以说话的余地,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听着,生怕漏听了任何一个字。

    工匠之间,也是有尊卑的,手艺好的工匠,地位就高,手艺不好的工匠,就要听人家呼来喝去,而这些工匠乃是大名府最好的一群工匠,这样的好,可不仅仅表现在手艺上,还表现在了与时俱进,勤奋好学的精神上。

    这些工匠很优秀,绝大部分的工匠,都敏锐的感觉到了,徐德善给自己带来的,绝对是超乎寻常,非同一般的技术,别管之前自己在铸造处的地位怎么样,如果自己能够把徐德善现在说的技术全部学会了,自己就将是铸造处以后的第一人,当官不当官什么的不知道,最起码走到哪里,都要有人端茶倒水,舒服一辈子。

    所以,这一群刚才还心高气傲,掌握了大名府最高技术的工匠,这时候真就变得和初入行的学徒一样,围在徐德善周围认真听讲。

    实话实说,徐德善并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他在讲解高炉构造的时候,只能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大概的把原理和结构说给工匠们听,可是理论毕竟是李理论,徐德善在应用的时候可能很快就可以把他们变为现实,但是这些工匠则不然,对于他们来说,徐德善讲的东西,实在是太过深奥,而这么深奥的东西,不是他们一时半会就能够理解的,所以在徐德善讲解的时候,不断的有工匠针对徐德善的新观念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徐德善面对这种局面感到很欣喜,因为有人提出问题,说明这些人认真的听自己讲了,认真在心里思考了,所以才有问题,徐德善不厌其烦,对工匠提出来的问题一一解答,导致这一次讲解,一直从早晨讲到了晚上,才大概的将整个要改造的高炉讲解完成。

    当然,徐德善的理论是理论,想要把他变成现实,还要靠眼前的这些工匠,在确认了这些工匠里面,已经有十来个人完全理会了自己的意思之后,徐德善留下了一笔五千两银子的巨款,给了铸造处。

    在听到这个树木之后,铸造处的负责任差点没有吓趴下,乖乖,铸造处这样的边缘衙门,什么时候见到过这么一大笔巨款,最大数目的钱,也就是在发封路时候的百十来两银子,五千两啊,别说只是改造一个炼钢炉,就算是造新的,也能造出十个来了,负责人顿时笑得嘴都合不上了。

    当然,这钱可不能就这么给了铸造处,铸造处好歹也是一个朝廷部门,银子就算是放在这里,谁也不能随便往外拿走一分,不过这钱这就像是一个胡萝卜吊在了毛驴的前面,叫铸造处的这些人眼馋无比,可是无论怎么走,也吃不到眼前的美食,而想要戒解馋,只能老老实实干活,等主人高兴了,这才能把胡萝卜吃到嘴里。

    把铸造处这里的事情忙完了,徐德善离开了,他现在是一个领导者,领导者自然有领导者的责任,大的方向已经给出,徐德善便不用亲力亲为,至于那些工匠做的怎么样,自然有其他的手段来监督,而现在徐德善还有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招人。

    想要造军械,而不依靠现有的在籍工匠,那么只能是招收其他的人来做,这个数量,差不多也需要数千人之巨。

    这个数量,在偏僻一

    点的地方已经能够组成一个小小的县城,但是在大名府这个数十万人组成的大都市里,不过只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