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招工-《小人治宋》
第(3/3)页
在这个依靠农业和简单手工业的时代,凭什么开封,大名府,洛阳,杭州等大都市能够聚集数十万甚至过百万人口居住,就是因为这几个地方都是一片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官员多商人多有钱人多,无论是官员还是商人,人家有钱有权,白天里忧国忧民了一天,晚上还不要放松享乐一下,什么美味佳肴,各种女人,在这大都市里应有尽有。
可以说,为了供应这些城市的繁华,大宋朝全国各地的物资,每时每刻,都在源源不断的用通过各种渠道,送到大城市来,而由此便孕育出了无数的相关行业。
什么各种商贩,保镖押运,倒买倒卖,人情消息,养活的不少的闲人,而这里面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劳力。
这劳力,或者是家里没有了土地,或者是家在城里,或者是远乡来客,反正每天在码头,在大街上,都会聚集这一大堆等活的人,这些人没有什么其他的手艺,家里更没钱,每天出来,若是能够找到活干,就能吃一天饭,若是一天没活,就要饿上一天,徐德善想要找的,就是这些人。
这些人散布在大名府的各个角落,怎么样才能把他们召集起来,给自己干活呢,徐德善一个人可没有这个本事,在这个年代,想要最快的叫全城人知道这个消息,那么办法只有一个,去大名府府衙,在全城各处,贴出告示,叫人前来。
这样的话就简单了,徐德善不用去别处,因为贾昌朝就是大名府的知府,要不是顾及了一些贾昌朝的面子,徐德善自己摸进贾昌朝的书房,自己就能把贾昌朝的打印拿出来盖上。
等到贾昌朝回来,徐德善与贾昌朝说了自己的办法,贾昌朝听了,很是不能理解徐德善的想法,可是还没等贾昌朝说话,徐德善就已经把理由给贾昌朝摆了出来“用这些劳力,第一,他们工钱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很低,每人每天,十几个铜板就能让他们很满足了,第二,这些人平常干的都是体力活,精力与体力都很好,可以适应大规模高强度的劳动,第三,这些人都是大名府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平常若是吃不饱,便会想办法闹事,影响大名府的治安,这样朝廷花钱,维护治安,更何况这些人若加入制造军械的劳动中来,可以在其中学会不少的手工技艺,便是以后,也能过找到更安稳的工作,以后若是有了战事,把他们召集起来,更可以快速的为我军制造军械,支援前线。”
徐德善的理由实在是太强大了,叫贾昌朝无论如何也反驳不了徐德善,更何况如今钱都给了人家徐德善了,贾昌朝还能怎么办。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贾昌朝嘴里还是不肯放弃,一个当领导的,当下属把计划报上来之后,自己若是不在其中挑挑毛病,怎么能叫领导呢,贾昌朝很努力的问道“你的技术可是宝贝,若是这些人里面有他国的探子,该当如何,若是别他们偷学了去,你的弓箭工匠,可就成为了我们的大敌。”
徐德善道“这个放心,只要大人按照我的办法,多给我些人,谅他们也翻不出我的手掌心。”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贾昌朝能对徐德善不放心嘛,立刻写下了招募的告示,叫手下人拿去,抄送几份,第二日便贴在了大名府的大街小巷。
无论在哪,别管是河北陕西,四川广西,天南地北,所有的人,都是喜欢看热闹的,而官府张贴的告示,则是百姓接收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所在,每天聚在这里等着看热闹的闲人不计其数。
这告示一般写的都是朝廷政令,或者抓捕的要犯,而徐德善的这一张告示贴出来,叫来往看热闹的人大失所望,人们是来看新鲜的,什么时候这官府的告示,还有负责招工的功能了,大多数人上去看了一眼,摇摇头就走了。
要知道,那能看懂告示的,多半是能看懂字,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他们不围在告示前面观看,减少了凑热闹的气氛,结果导致了其他看的人也大大减少,就算其中有真正想看的人,也可能由于不识字的原因,不能知道告示上的内容,导致徐德善发的广告这么多,力度这么大,而真正的去军械司报名的却寥寥无几。
看到这种情况,暗中想要瞧徐德善热闹的人不在少数,而徐德善也觉得颇有点不好意思,但是炼钢炉都能造出来,这点小场面怎么能难住徐德善,徐德善直接在告示旁边又贴了另外一个告示凡帮助军械司招募工人者,每聚集十人到军械司登记且保证十人遵守纪律,工作良好者,奖励一百文铜钱,人越多,钱越多,上不封顶!
第(3/3)页